期货日报:“期货稳价订单”打开服务工业企业新空间-买球app排行网站
发布日期:2022-01-13
记者 张田苗
位于长三角的昆山福玛精密钣金有限公司(简称昆山福玛)是钢铁产业中一家中游加工企业。该公司的经营模式是,采购原材料加工后销售给下游客户,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十分敏感。根据公司与下游客户的协议,在原材料市场价格上下波动10%以内,公司向客户销售的成品价格保持不变;若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超出10%,则向客户销售的成品价格也将同比例增加或减少。
“我们要生产,就需要提前购入原材料,但从生产到交货还有一段时间,如果原材料价格在这段时间上涨超过10%,那么成品销售也涨价,这倒没问题。”昆山福玛负责人赵琴对期货日报记者说,倘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那么成品销售价格也要下调,“这样高价买入的原材料做成产品后低价卖出,就会出现亏损,2021年年中钢价在高位剧烈波动,我们面临的市场风险进一步放大”。
就在赵琴愁眉不展的时候,听说“期货稳价订单”试点可以为订单和存货“买保险”,她就联系到了欧冶云商,积极申请成为该试点的首单参与企业。试点推广初期,上期所给予参与的企业一定比例补贴,还专门派相关专家向企业普及宣传期货稳价知识。
据记者了解,“期货稳价订单”是上期所与宝武集团及其子公司欧冶云商合作开展的服务钢铁行业企业的一个试点业务。2021年以来,钢铁行业面临原料成本高、环保压力大、国际竞争加剧等风险,钢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产业链特别是中下游企业对套期保值需求强烈。面对企业痛点,上期所与宝武集团积极“破题”,以“保供稳价”为抓手,通过宝武集团为实体企业提供现货供应保障、上期所为实体企业提供降低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实现“宝武保供、期货稳价”的效果,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稳健经营保驾护航。
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需要,该试点业务采用了普通期权、限制性期权和阶段性期权三种期权产品,虽然每个产品的保障程度不同,相应的费用成本也有差异,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通过“期货稳价订单”,产业上游企业可以锁定最低销售价,实现销售价格“遇涨则涨、遇跌不跌”,产业下游企业可以实现“遇涨不涨、遇跌则跌”的保值效果。
以昆山福玛为例,根据生产需要,该公司在上海钢铁交易中心以远期价格订到热轧卷板货源,为防止到期现货价格下跌,同时为订单加买“保险”(即购买看跌期权)。如果到期价格下跌,则获得相应跌幅的赔付;若到期价格上涨,仅付出期权费。通过这一操作,该公司锁定了未来成品最低销售价,实现销售价“遇涨则涨、遇跌不跌”,将“企业保供”与“期货稳价”有机结合,起到了用市场化手段稳产保供稳价的效果。
截至2021年11月中旬,昆山福玛已成交三笔稳价订单,保障热轧卷板5500吨。赵琴坦言,最初参与“期货稳价订单”项目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我们之前都没有用过期货,没想上手了,效果这么好”。
近几年,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基础的“保险 期货”模式在服务“三农”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以来,在上期所的支持下,期货经营机构与产业平台联手,通过“期货稳价订单”模式,打开了服务工业领域风险管理的新思路。
据介绍,“期货稳价订单”试点中,生产加工企业可以通过欧冶云商下属的钢材现货贸易平台进行钢材远期合同订单的签订,实现“保供”。在签订现货订单的同时,企业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需求,通过交易中心的电子系统,向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购买相应的场外期权产品,形成“现货订单 期权”的组合,实现“稳价”。而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在卖出相应场外期权后,再通过场内相关期货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期货稳价订单’实现期现联动、化繁为简,为产业用户提供了‘一条龙’式的风险规避和价格保险服务,还活跃了钢铁生态圈。”在行业人士看来,该模式有效连接了产业与衍生品市场,通过产业平台,将期货经营机构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以更接地气、更易上手的方式引入产业。
据记者了解,昆山福玛之前没有参与过期货市场,试点期间一边学习一边在实践中摸索,经过第一单实践后,公司快速“上了手”,对剩余的3000吨热轧卷板如何操作有了自己的心得。在热轧卷板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中,该公司对“期货稳价订单”项目在现货常备库存保值或稳定原材料采购价格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满意。
主要产品为海洋工程基建材料的江苏顺力冷弯型钢有限公司,也是通过参与“期货稳价订单”试点,首次尝试使用衍生工具进行价格风险管理。试点期间,该公司使用成本较低的阶段性期权产品为230吨热轧卷板进行套保。“购买了‘稳价订单’,可以在原材料价格下跌时弥补一部分销售端亏损,让我们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参与该试点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不少企业通过“期货稳价订单”有效对冲了价格波动风险,该试点业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注与参与。苏州隆兴供应链管理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参与了试点,通过场内场外产品相结合的策略,为自身库存进行了保值,起到了“保供稳价”的效果。在他看来,相比场内期货等工具,“期货稳价订单”模式更为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希望今后能研发出更为有效的场内外衍生品相结合的套保策略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