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显现-买球app排行网站
发布日期:2004-10-26
期货日报继8月25日挂牌上市迎来“开门红”后,近期上海燃料油期货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明星品种”。
一、燃料油期货交易规模快速增长
“一个新品种上市仅两个月时间,交易就日渐活跃,成为交易所当家品种之一,这在全球期货发展史上也很少见,”一位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感慨。据了解,截止10月22日,上海燃料油期货上市刚满两个月。这期间,共成交278万手,成交金额615.6亿元,日均成交达7.32万手、16.2亿元。
对于燃料油期货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市场人士归因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1、市场各层面对燃料油期货交易准备充分,使石油行业企业和广大投资者较早地进入了状态。
在交易所层面,广东油气商会燃料油资深分析员张连碧认为,由于上期所前期推介培育工作扎实,因此市场参与预期积极。在期货经纪公司层面,无论是在市场推广还是在客户服务方面,很多公司的工作都相当到位。华南期货、上海万向、中国国际等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燃料油研发小组”;湖南大有期货公司与省内石化、石油企业加强联系,并与省内最大的岳阳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山东泉鑫期货公司通过有关部门将山东省内相关企业“一网打尽”,请来参加燃料油市场研讨会;东银期货公司优化技术服务手段,对原网站进行重新设计,加强燃料油资讯服务……通过众多期货公司扎扎实实的服务,使现货企业和广大投资者很快“找到了感觉”,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大大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东银期货执行董事邹薇认为,燃料油期货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预期将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期货市场,燃料油期货应该是今年期货市场的后起之秀。在石油行业企业层面,相关生产、流通、消费企业高度重视了解、学习燃料油期货基础知识,及时关注燃料油市场行情动态,并采取尝试性、以试带练的方式逐步进入市场。据了解,广东是我国燃料油主要的贸易地。目前,占广东市场40%左右份额的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企业,其中中油燃料等主要企业已参与上海燃料油期货交易,另外占60%左右市场份额的是非国有企业,其中较有影响的广东华泰兴、高英等也已积极参与上海市场。目前已有近20家燃料油相关企业通过深圳中期公司代理参与期市,其中既有给电厂供油的企业、用油的陶瓷厂,也有燃料油贸易企业。这一迹象表明,石油行业企业正抓住近期市场波幅大、有利于选择合适价位套期保值的时机进入期货市场。
2、近期国际原油市场连续上涨、价格波幅明显扩大,上海燃料油期货与之密切联动。
外高桥市场分析师施海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美国的两次飓风、国际产油大国尼日利亚产油工人大罢工和挪威久拖不决的行业纠纷加剧、欧美冬季用取暖油库存吃紧、中东局势迟迟不见大的转机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将生产提高到了创纪录水平等都直接影响了全球石油市场。而在此背景下国际投机资金的短期行为,更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其结果导致美国wti原油市场创出55美元以上的新高。全球油价的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加快了国内相关企业进入上海燃料油期市进行保值的步伐,同时也增强了投资者入市交易的意愿。
二、及时反映国内供需,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显现
在上市交易二个月中,上海燃料油期货与国际原油市场总体走势趋同,但具体到行情发展步调方面,上海市场则又不完全与国际市场一致。
1、这种情况正体现出了燃料油期货及时反映国内市场供需的价格发现功能。
浙江金达的周锋认为,国庆节后燃料油期货在短短9个交易日内走出了上下200点的大行情,这背后虽然有着国际原油价格涨落的身影,也有自身价值规律的反映。首先,国际基准原油价格起着主导作用。国庆休假期间,国际油价劲升3美元/桶,直接导致节后在3个交易日内沪燃料油价格上涨200点。其次,也应看到国内市场燃料油自身运行规律对期价的影响。目前,燃料油在航运、电力、玻璃制造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运用。由于成本原因,燃料油有很强的需求弹性。在基准原油价格大涨造成燃料油价格上涨后,市场需求明显受到抑制,而相对供应的增加更使燃料油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这正是近期燃料油价格相对上涨乏力并先于原油价格回落的原因。再次,国庆节后燃料油交易活跃一方面显示市场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投机力量的广泛参与加大了市场的波动幅度。
2、对于上海燃料油期货交易规模增幅超过持仓量增幅的情况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美国wti原油市场是近期看涨情绪较为集中而且投机程度也很高的市场,而国内燃料油期货一方面与国际原油市场保持较高的联动性,另一方面市场投资者也保持了较为谨慎和理性的交易心态,因此虽然积极参与交易,但不愿意过多持仓。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上海燃料油近期跟涨国际原油的幅度不大,市场相对更加平稳。
3、对于近期上海燃料油期货持仓主要集中在0501合约的情况
有关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石油期货市场的成交和持仓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与现货市场的运作是相互适应的,在国外石油期货市场上成交比较活跃的也主要集中在近月份合约,在这一点上,目前上海市场与国际成熟的约纽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是类似的。nymex 和ipe最活跃、持仓量最大的都是最近月份的合约,如ipe目前最活跃、持仓量最大的是今年12月份的合约,其次是明年1月份的,而上海燃料油期货目前“最近”的合约也是3个月以后的,2月份由于春节因素没有合约挂牌,因此0501合约的持仓相对集中。预计在11月中下旬,进场套保的企业会进一步增多,持仓总量将进一步增加,持仓结构也会相应向后面月份分散。
4、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逐步显现已对中国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浙江天马期货公司分师启明星认为,新加坡燃油市场长期活跃着bp等大型石油公司,其价格的控制能力很高,近期燃料油上升幅度明显加快,期价达到33年来的高位,而来自中国的进口买盘力量明显较弱,市场的实际成交量并不大。让中国人买在高位可能是许多国际贸易商共同的利益,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制造工厂,在很多时候只能在高位买进原料。上海燃料油目前的交易和走势已验证对国内现货市场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其定价能力正在快速增长,这正体现出国内能源期货交易的重要意义。深圳协孚供油有限公司总经理顾航也表示,新加坡市场的人为操纵性很大,操纵者往往在中国买家大量订货时拉高价格,特别是以前许可证和配额发放的时候。他预计,上海可以先成为亚洲的燃料油定价中心,再逐渐向全球定价中心发展。燃料油上市之初,可能先逐步在定价权重中占有一半比例,以后再慢慢增加。
三、各界人士呼吁利用期货机制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在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利用期货交易机制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意义受到重视。
发改委不久前的一项预测是,今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到平均每天632万桶,较2003年的日消费量552万桶增加80万桶。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35%。
据亚洲开发银行利用牛津宏观经济预测模型(oef)对中国进行的模拟分析表明:如自2004年三季度起国际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至2005年一季度,则gdp减少0.6%,消费物价上升0.3%;如自2004年三季度起国际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至2005年年底,则gdp减少0.8%,消费物价上升0.5%。对此,《财经》杂志社主编胡舒立撰文认为,高油价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负效应相当显著,并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通货膨胀的推动。在目前宏观经济“硬着陆”风险尚存情况下,如此冲击实不可低估。中国抑制国际油价风险,对于平衡国际油价和促进国内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双重战略意义。对于如何应对国际油价风险,胡舒立建议,应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灵活运用现行石油定价机制,防止国际油价暴涨冲击国内经济。进一步放开准入,促进竞争格局和即时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的形成是关键;加快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步伐,稳步推行石油期货交易,规避石油价格风险。
上海期货同业公会会长钱荣金指出,燃料油期货的上市和平稳运行将使亚太地区燃料油定价中心自然而然地向中国转移。与此同时,燃料油期货市场的运行及交割仓库的建立将吸引众多国际大油商来此交易,国际燃料油物流分布也将因此而改变。近期就有许多中外公司希望成为交易所的指定交割油库,这对于丰富中国石油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包括bp在内的国际石油巨头们开始考虑将其亚太区域中心向中国转移。而在此之前,位列世界500强的各大石油化工集团几乎悉数投资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正在着手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体系的中国已经成为其全球业务版图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中国有望在成功推出燃料油期货的基础上,逐步研究推出柴油、汽油、原油等相关期货产品,直至建立完善的石油期货市场。这将为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石油定价,进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奠定基础。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华民说,建立原油期货交易机制,有利于中国企业锁定价格,规避高油价带来的风险。“油价波动已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中国必须增强在国际贸易中化解市场风险和保护自己利益的能力。”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抓紧建立和完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的方式降低近期价格的风险,这才是中国获得国际市场油价制定权的“必由之路”。